随着微短剧产业的迅速进步,郑州这座历史悠久的城市正在悄然转型,并逐渐被誉为“竖店”。那么,郑州怎么成了“竖店”呢?让我们一探究竟。
微短剧热潮的兴起
郑州的短剧产业正在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井喷”。日均竟有100部短剧开机,短剧制作周期仅需7到15天,这样高效的生产力让行业人士赞叹。而且郑州的剧组和演员们大多是通过“逐戏而居”的方式气氛浓厚,很多外来的从业者都选择在这里“追梦”,这无疑为郑州赢得了“竖店”的称号。
那么,郑州具体有哪些吸引人的地方呢?开门见山说,郑州一个集内容策划、拍摄和制作于一体的重要集聚地。目前,郑州的短剧制作公司已超过800家,从业人员规模达3万人。这种集中效应不仅进步了职业效率,还为剧组提供了丰富的外景资源和便利的拍摄条件。
资源整合与基地建设
郑州不仅在短剧制作方面迅速扩大,新的影视基地和拍摄场地也在不断涌现。比如,航空港区的聚美空港竖屏电影基地,每天都接待8到9个剧组,场地预约达到10天后。这样的集中资源使用,让郑州成为了微短剧的生产中心,剧组们能随时“调用”各类外景资源,不仅省时省力,还极大地进步了制作的效率。
而且,郑州在短剧产业政策上也显示出强大的支持。2024年发布的扶持政策显示,郑州将继续加大对微短剧创作的支持力度,力争在2027年打造成中国“微短剧创作之都”。
短剧与当地经济的良性互动
微短剧的兴起不仅丰富了文化产业,也极大地推动了当地经济的进步。在拍摄现场,参与的演员和职业人员的收入也水涨船高,很多农民和村民利用闲暇时刻参与拍摄,获得了额外的经济收益。可以说,短剧产业已经成为了郑州新的经济增长点。
你可能会问,短剧产业进步的未来怎样?业内人士普遍认为,虽然短剧内容同质化的难题依然存在,但通过不断创新和提升内容质量,郑州将会吸引更多的观众和投资,进一步巩固其“竖店”的地位。
小编归纳一下
郑州是怎样从一座历史古都快速转型为短剧的“竖店”的?这背后是微短剧产业的进步、丰富的资源整合以及当地经济的良性互动。无论是从业人员的数量还是短剧的生产效率,郑州都展现出强大的生活力,这让我们对这座城市的未来充满期待。虽然面临挑战,郑州正以实际行动向全球展现其作为“竖店”的潜力。未来,我们期待郑州在短剧产业的道路上继续发光发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