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管厚爱的理解 严管与厚爱心得体会

严管厚爱的理解?

严管厚爱,通俗来讲就是要严格管理,厚爱一层。

俗话说得好,“严是爱,松是害,不闻不问要变坏”。严一些,不是不近人情,恰恰是对下属的保护,此之谓“厚爱”。加强管理,小事上多说着点儿,下属就会少犯一些错误,这是最大的爱护;如果一个单位庸俗化、搞一团和气,看起来是“宅心仁厚”,实际上是对下属不负责任,是害了他们。

从这个角度来说,严管就是厚爱,但厚爱绝不等同于放任自流的“溺爱”。

从严与厚爱的辩证关系?

一、严管是厚爱的重要前提

厚爱是激励的推动力,严管是约束的控制力。厚爱是组织对党员干部的关怀与关爱,其目的是促进和保护党员干部的健康成长发展。但“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个人的成长发展道路上充满各种诱惑和腐蚀,没有组织的严格管理和约束,难以保证党员干部不在诱惑中迷失方向,在腐蚀中失去自我。

二、严管是厚爱的表现形式

组织对党员干部的关爱有多种表现形式,体现在政治上关心、工作上支持、待遇上保障、心理上关怀,更体现在以严格教育、严格约束、严格监督、严格惩处为主要内容的严管上。厚爱包含了严管的内容,严管是厚爱的表现形式。

三、严管是厚爱的本质体现

严管和厚爱看似存在矛盾,但究其深意,实属殊途同归,两者路径上对立,本质上统一。严管与厚爱,其最终的目的都是爱,都是对党员干部的关心和关爱,两者目的一致,相互作用,相互促进。党员干部的成长需要厚爱,更需要严管。厚爱能创造和谐的外部发展环境,使干部放开手脚,增强干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更好地成就事业。严管是设置“防火墙”、筑牢“防波堤”,促使干部勤政廉政,不偏离正道、不走邪路歪道,在干事创业中始终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建立在厚爱之上的严管是更好的关心和爱护,而建立在严管之上的厚爱也才会是真正的厚爱。

公司严管厚爱如何落实?

严管”“厚爱”,首先在“严”,而后生“爱”,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只严管,虽令行禁止,但薄情寡恩,大家渐生怨气;光厚爱,则“娇骄”二气盛行,无法锻造过硬的干部队伍。

一个单位如果只知溺爱而不重教育管理,干部队伍则会成为散兵游勇。可见教育管理,既要体现以情带兵、拥有仁爱之心,而且还要严格管理、坚持刚性原则。

如果当严不严、该断不断、姑息迁就、失之于宽,单位就会陷入“不能使”“不能令”“不能治”的被动境地。

要让大家真正懂得严是爱、松是害,严师手下出高徒、强将手下无弱兵的道理,就要认真贯彻落实严格要求、严格管理。

经常性的政治教育要凸显思想工作的优势,思想一通,一通百通,观念一变,一变万变。

严格管理要凸显规章制度的优势,用制度进行规范约束,养成良好的工作生活习惯,遵章守纪就会自然而然成为大家的行动自觉。所以说严格的教育管理,关键是要把思想工作和行政管理做到有机统一。

严管厚爱工作理念,严管就是?

严管就是严格管理、严格要求。严格管理是对部属的要求,在制度的前提下,要求被管理者严格遵守纪律规定,对违反规定的人员要作出相应的处罚,确保人人都在制度规定的约束下。

只有严格要求、严格管理,才能形成战斗力,才能更好地完成各项任务。

严管厚爱的句子?

严管就是厚爱

严管就是厚爱是当前党风廉政建设的主基调,对党员监督管理的基本要求。《准则》中对党员领导干部监管要做到:严管就是厚爱、激励与约束并重。

干净是立身之本,是成事之要,更是作为党的干部必须坚守的原则底线,面向未来,未知的挑战接踵而至、严峻的考验时时都在,要想保持“乱云飞渡仍从容”的思想定力,就得对规矩纪律心存戒惧、心有敬畏,真正在自律自持中守住纯洁本色。促进党员干部在自我要求、自我约束、自我提高、自我完善中成长为可堪重任的栋梁之才,真正擦亮优良作风的“干净招牌”。

此警示语常用的方法有以下三种提法:

1、坚严管和厚爱结合、激励和约束并重。既要选好用好干部,更要管好干部,进一步落实和完善从严管理干部机制,做到政治上激励、工作上支持、待遇上保障、心理上关怀,充分调动干部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2、严管就是厚爱,溺爱就是祸害。禁微则易,救末则难。严管就是厚爱,干部日常管理监督,坚持抓“关键少数”和管“绝大多数”相统一,注重抓早抓小、抓苗头性抓预防,及时进行咬耳朵、扯袖子,充分运用好提醒、函询和诫勉,坚持从严要求,落地落细落实,让干部心畏言戒行止。

3、严管就是厚爱,宽容就是伤害。从严管理干部要敢于动真碰硬。古人云:“不破不立,不塞不流,不止不行。”干部管理要“严”字当头,注重把巡视(察)、审计、信访举报、任前联审联查发现的问题核实准、查到位、问责追责动真碰硬。对“少数”施以重拳、加以严处,以儆效尤。增强党纪存在感,提高制度执行力,让党员将党纪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什么的严管厚爱?

严管厚爱是我党提出的对党员干部管理的一个原则,严管就是要对党员干部日常的思想行为进行严格管理,而对党员干部的生活及成长进步要多关心,给予厚爱。

不能一方面管着不让这样那样,而另一方面对党员干部的成长进步,和生活困难不管不问,这不近情理,更不符合我党的基本宗旨。

严管厚爱 原则?

严管,即“严格管理”,就是要按照既定的制度或标准要求,认真仔细地加以管束或从严负责落实的意思。厚爱,语出《韩非子·六反》:“故母厚爱处,子多败,推爱也;父薄爱教笞,子多善,用严也。”意为深厚的关心和喜爱。我们要辩证看待“严管”与“厚爱”的关系。细细体味,认真琢磨,深入领会其中饱含的谆谆教诲和良苦用心。

严管厚爱的原则?

严管就是厚爱。

“严管就是厚爱,是对干部真正负责。”对于基层党组织而言,肩负对党员干部进行管理的职责,理应全面坚持“四种形态”,在严惩极少数的同时,突出管住绝大多数,全面体现组织对广大党员干部的关心与厚爱。基层党组织要树牢“严管就是厚爱”的理念,自觉将纪律规矩挺在前面,切实让“严管”常态长效化,坚持做到“严管就是厚爱”!

严管厚爱的十个层次?

这个话题并不陌生、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个单位、以至于一个家庭,都要坚持严管和厚爱结合,做到激励和约束并重,在良好的思想教育中把好的作风养成;做到强化纪律约束、坚持正向激励,才能不断激发党员干部担当尽责、善作善为、甘当人民孺子牛。

一是党的组织对党员干部的严管厚爱

坚持以思想引领坚定价值取向。突出党内思想政治教育与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一致性,坚持把政治文化建设融入党组织一切活动和党员干部的日常工作生活中,严格落实“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等党内政治生活制度,不断完善新党员入党宣誓、重温入党誓词等政治仪式,深入开展廉政文化教育,注重家教家风建设,旗帜鲜明倡导和弘扬忠诚老实、公道正派、实事求是、艰苦奋斗、清正廉洁等共产党人价值观,坚决反对和抵制袍哥文化、码头文化、圈子文化,教育引导党员干部自觉把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作为鲜明的价值标杆和行为先导。

二是党员干部对人民群众的严管厚爱

时刻牢记和认真在实践中落实总书记“关注民生”的系列要求,把‘深调研、真服务’作为带领群众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良好习惯。把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当作:做好各项群众工作的基本功,大兴调查研究之风,严格落实党建扶贫连心为民的基层工作制度,积极开展深入企业和入户走访慰问、蹲点调研、考察指导等活动,定期召开项目建设现场推进会和现场办公会,乃至家庭院落会议、听取意见、了解困难、解疑释惑,不断提高党员干部精细化管理和精准化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真心实意为群众服务、为企业解难、为村民分忧,切实让村民(社区)群众真心感受到管理的善意、服务的真情、参与的成果。

在乡村振兴的规划中、始终注入新民风建设要素,表彰先进、鞭策跟不上步伐的群众,运用身边的好人好事、教育熏陶群众、把革命传统教育、感恩教育融入其中,同时运用廉政文化的形式宣传教育群众、只有党员干部清廉了、联系群众紧密了、服务群众周到了、带领致富创新了、群众参入主动了,就达到了群众自觉遵守村规民约,自觉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待人待己,做到爱岗、敬业、爱国、诚信;而对于社会治理方面运用法治的力量,加大社会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加强平安建设创建活动的开展,达到群众参入、群众评价、群众监督、群众自愿荣誉靠前、为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治理奉献力量。以此形成群众在参与中接受教育,在参与中自觉养成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

三是人民群众对自己子女的严管厚爱

首先要树立家国情怀、有国才有家、形成爱国、勤劳、诚信、友善、爱岗、敬业;使得家庭成员打小就潜移默化的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养分;

其次是家长要负责任地传递关心关爱式的家庭温暖。从家庭成员的思想入手、是学生就配合学校管理教育、是成人就指导干事创业,教育为人公道正派、勤俭勤奋处事,并付诸于家庭筹备的应有待遇,同时关爱家庭成员的健康等方面的需求,总体说就是要打好关心激励清廉“组合拳”;

再者是要使得家庭成员养成更好的履职奉献品行。加大家风传承和家风教育,严格管理违反纪律和触犯国家法律的家庭成员,把治理国家治理社会的机制融会贯通到家庭;同时间要求一个家庭也应该坚持实施精神奖励与物质奖励方面的措施、做到奖人与奖事相结合,完善与实绩挂钩的家庭激励机制,让付出的家庭成员得到回报,让耕耘得到收获。家长要经常性与家庭成员谈心谈话、形成一个家庭一份日常考核等家庭打理制度,从小娃儿抓起、解决抓小抓早问题,切实解决家庭成员在社会中处事所面临的的现实困难,让家庭成员感受到家长的关怀和家的温暖。

如何理解严管和厚爱相结合?

首先要理解什么是严管和厚爱,严管从字面上看就是严格管理,严格管理应有相应的制度,措施和考核办法,厚爱这就是人性化的管理,包括人员心里,生理,生活的关心和帮助,如何把严管和厚爱相结合,就需要管理者充分考虑员工的需求和需要,然后根据实际情况落实制度的执行力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