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冬燕 | 姑姑亲,辈辈亲

虽说日子越来越好,养好一个小孩子还真不容易。所以孩子们到我家里走动、玩耍,走时,我总会想着找些东西给他们带上,哪怕几斤小米几斤核桃枣,或半箱麻花一壶油什么的,能帮他们一点是一点。我觉得我这一点,跟当年的小姑很像,一直困惑着“我和小姑哪儿像”的问题,在无意中找到了答案。
散文
文/ 春秋冬燕

姑姑亲,
辈辈亲
最近,称呼我“小姑”的人越来越多,以至于楼宇里有人问我:“你的名字叫小姑吗,是哪两个字”?
呵呵!
我哥哥家有一双儿女,我弟弟家是一个千金,他俩共有三个孩子,也就有三个孩子喊我“姑姑”。因为我上面还有两个姐姐,所以侄子侄女们喊我“小姑”。
记得初为小姑的时候,刚20岁,对“小姑”这个称谓,既熟悉又陌生,还特别的好奇新鲜。熟悉的是,我也有三个姑姑可叙可表。陌生的是,忽然觉得自己是大人了,有一种淡淡的压力。好奇新鲜的是心里常想,这小家伙会叫我“小姑”的时候,我得摆出一份什么姿态和样子给他看。
过去人们常说的一句民俗谚语是:“姑姑亲辈辈亲、砸断骨头连着筋”。之所以把姑姑亲说得如此亲切,通常因为姑姑婚前和侄辈是一家人、婚后侄辈是她的娘家人,同姓两代血浓于水,当然格外亲切。也有一种说法是:母亲强势和姨舅亲,父亲强势和姑叔亲。也是有一定的现实道理。其实亲不亲的,还是要根据上一辈人的实际情况来定的。毕竟每个家庭的情况不一样。
我母亲是个X,所以嫁到了父亲家后,格外珍惜亲情,她孝敬公婆善待姑叔,把婆家当做娘家一样。她会识些文字,裁剪衣裳,总是帮别人做些东西,很得婆家人的喜爱和尊重。受母亲的影响,我们从小跟姑姑、叔叔都像亲人一样,心里压根也没有姨舅亲,只有姑叔亲。待我们姊妹陆续出生长大之后,母亲也最爱拿我们姊妹五个人的言行和姑叔比,最常听到的就是要让大姐向大姑学,懂疼爱弟妹。说二姐的脾气像小姑,刀子嘴豆腐心。说弟弟像叔叔,伶牙俐嘴会哄人。
我们两辈人也很有意思,都是姊妹五个,三女两男。等我懂事些,问母亲我像哪个姑姑,母亲常笑而不答,催问急了,母亲会说我又像小姑又像她。
若干年后,我也做了小姑,当侄子侄女喊我的时候,我就常常会自然而然地想起家在农村的小姑,不由自主地总爱暗暗拿自己跟小姑比,想想我身上有多少像小姑的地方。
后来,离家求学工作,我们家离开了小县城,迁到大的地级市,我就几乎再没有去过农村。奶奶过世,本来也是亲戚们最好相见的一个机会,我却正在省城参加大X会。好在从小奶奶嫌我是三丫头,是多余的,不喜欢我,所以也没有影响到我成绩的发挥,照样拿了两个项目比赛奖回来。也算是对她的另一种回报吧,想她看在我第一名的份上是会原谅我的。唯一遗憾的是又一次错失了和表姊妹、堂姊妹相聚交谈的机会。
记得最后一次见小姑,时至冬月,父亲去世三X,我们姊妹五个去坟头祭拜完回来的路上,弟弟开车专门绕道去邻村看了看姑姑。
大姑和小姑嫁在一个村子里,而且家与家相隔走路不到五分钟的距离。可能缘于小姑与我们显得更亲一些,小姑父待我们也更热情。也或许是小姑年龄最轻,和我们晚辈能更好沟通,我们总是愿意在小姑家落过脚,再去看看大姑,然后再折返回小姑家。小姑也总是麻溜地给我们找来这样那样村里稀罕的吃食,招呼着我们上炕上去暖和。她会很自然地帮着我们脱鞋脱外套,她的热情让我们瞬间就忘了拘束,如在父母的身边一样温暖,自在。就连小姑家的表哥表妹也较其他的表姊妹更亲热一点。
那次小姑见我怀抱着未满周岁儿子,摸着孩子快捅出大拇指的连脚裤,讪讪地笑着说:“没想到你都有孩子了,也当妈妈了。你几年都没有回来过了,小姑想起你总还是小姑娘的样子。”一边说着话,一边就在炕上的竹蓝里取出来一身玫红色的棉袄棉裤道:“小姑不知道你结婚生了孩子,这套衣服是给一个一岁的女孩子做的,是新棉花暖和,你不要嫌弃这颜色,外面再给娃儿罩个男孩子穿的颜色就行,你拿上,这是小姑的一点心意……”
我多久没回过村里看过姑姑,此次也是匆匆探望完就要离开的。因为提前没有告知,小姑完全有理由心安理得说,没有来得及准备,什么东西也不需要给我带,可她偏偏把准备送给别人孩子的衣服非让我先拿走。
那时候大家的日子都不富裕,我儿子身上穿的连脚裤,也是拾掇他大姨二姨家孩子穿小了的衣服。穿过唯一的一身新棉衣棉裤也是红色的,是儿子满月的时候,我好朋友小琴母亲给做的,说图个吉利喜庆。
缘于对儿子的这份歉疚,缘于对小姑和朋友的感恩、感激,想象着待我们走后小姑再加班加点给别人赶做一套一摸一样衣服的辛苦,我就倍觉珍惜这份感情。这两身棉衣在我的记忆里,也再无法抹去……
现在老姊妹五个,只剩下九十多岁二姑一个人在世了。因为二姑孩子多,自顾不暇,虽然心里一样亲她,但还是多少生份了些。X建了个家人X,把一杆子亲戚都拉进了X。看到了视频里多年未见的二姑和二姑那张酷似父亲的脸,不由得就会想起从前的穷日子……
二姑家如衔了玉一般出生的表哥,上面两个姐姐,下面七个妹妹。在家的地位,我不说大家也可以想象得出来。他来我们家做客的时候,母亲金贵他绝对超过了我们几个。家里开饭的时候,母亲总会在她上班的医院食堂,用白白的纱布抱回两个四两大的白面热馒头,只让表哥嫂两个人吃。我们姊妹五个只能眼馋着流口水,索性低着头不看,心里都在嗔怨妈妈偏心。
现在,虽说日子越来越好,养好一个小孩子还真不容易。所以孩子们到我家里走动、玩耍,走时,我总会想着找些东西给他们带上,哪怕几斤小米几斤核桃枣,或半箱麻花一壶油什么的,能帮他们一点是一点。我觉得我这一点,跟当年的小姑很像,一直困惑着“我和小姑哪儿像”的问题,在无意中找到了答案。
前几年小侄女和儿子同一年上大学,刚巧弟弟单位破产改制,那一段时间,每个月都是我给俩个孩子寄生活费,而且每一次我给侄女寄的钱都比儿子多五百块,想着姑娘家总比男孩子需多买一些东西。
其实,做这些事情不图什么,也没有想到要回报,只愿在天堂的母亲能放心安眠。她珍惜亲情,与人为善的优秀品质,将由我继续和传承,她的处世之道后继有人。
佛曰:“命由己造,相由心生”。这几年我中年发福,体型偏胖,面相也越来越像中年之后的母亲。偶尔,先生也会对我的某一个表情感叹:“这不是我丈母娘吗!”哈哈……
现在侄子和我在另一个城市居住。他的好朋友们海川、海生兄弟俩,也都跟着侄子喊我“小姑”。最近海生交女朋友了,是跟我住一栋楼的肉肉,她在家里办了养生会所,她的一帮小姐妹也都随同肉肉一起喊我“小姑”,也就有了文章开头时别人问我名字的笑话。
既然喊小姑,那自然就得“姑姑亲辈辈亲、砸断骨头连着筋”。孩子们有事用得着我的地方,我就全力以赴,想方设法处理好。孩子们有事请教,我就知无不言 ,言无不尽。孩子买下什么好吃的零食也总想着给我这个小姑留一份,这不,刚刚还在门外,喊着小姑,又送来了一盒剥好的榴莲。我一边吃着榴莲,一边开心地写文。
本来,一个人有几个“姑姑”,或被几个人称呼“姑姑”,是由不了自己做不了主的。可现在听着这么些个孩子们称呼我小姑,是通过自己的一点努力做到的,很是让人欣慰。
“小姑”,“小姑”,一个多么温馨而又亲切的称呼。想着,都是一件非常惬意的事儿。这也是我想写“小姑”这篇文的起因和初衷。
恰逢新的一年来临之际,祝愿远在天边 和近在眼前的,所有称呼我“小姑”的孩子们,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配图选自网络,图文无关。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作者简介:
春秋冬燕,又名嫣然。山西临汾人。
爱读文写字。爱音乐,爱生活。
春秋冬燕还写有:
春秋冬燕 | 就是这么爱你
春秋冬燕 | 我的生日,想起的都是你
春秋冬燕 | 那些话,暖了人生
春秋冬燕 | 只要你张开怀抱
春秋冬燕 | 只是一个期许
春秋冬燕 | 书一笺简简单单,等你来宠
ID:moanxianyu
识别二维码关注
温馨提示:
《墨上尘事》文学微刊接受文友投稿。
赞赏全部转发给作者。
请点击“阅读原文”了解详情。
收稿邮箱:1459772355@qq.com
联系QQ:43623865
微信:cxzhouxh


您可能感兴趣